濕度傳感器會受到空氣流速的影響,傳感器附近的空氣流動速度不應該大于10m/s
注意:安裝傳感器時采用穿孔的保護罩或者蓋子(例如鋼制保護套管)
避免安裝在流動死區(qū)(如果沒有氣流,可能引起過飽和狀態(tài))
重要:如果傳感器安裝在負壓管道內(nèi),氣體可能從外部抽進設備以及安裝孔。(為了防止讀數(shù)不準,應當有效密封)
每一個濕度傳感器的下游方向都應該留有一個測試孔 推薦直徑:40mm
BM是加濕器和濕度傳感器之間的距離,目的是保證空氣100%吸收加濕器噴出的水份。所需的距離由水量、空氣流速和加濕系統(tǒng)共同決定。如果傳感器安裝距離不夠,可能會產(chǎn)生無效讀數(shù)。
例如:由于錯誤的位置,傳感器只測量到系統(tǒng)中30%的水量,因為只有這么多水量完全以水汽形式被空氣所吸收。傳感元件將被弄濕,產(chǎn)生錯誤讀數(shù),甚至損壞。
該圖表適用于冬季,入口側(cè)空氣的絕對濕度為1.5g/kg,送風溫度為18℃
方法:確定左側(cè)的空氣流速(例如2.0 m/s),從這一點向右引出一條直線,沿著該直線確定濕度的增量(例如Δx = 10 g/kg)
在兩條直線交匯處,畫一條垂線,根據(jù)最底部的數(shù)據(jù)就可以讀出加濕測量所需要的距離BM
在加濕器和傳感器之間需要一段距離,用于空氣在傳感器測量濕度之前吸收蒸汽。這一距離在圖上標為BM。加濕器和濕度傳感器之間的最小距離必須至少為BM。
方法:確定圖表右側(cè)的濕度增量(例如4.5 g/kg),
從這一點向左引出一條水平線。確定底部的最小空氣流速(例如1.9 m/s),從橫坐標上該點向上畫一條垂直線。
從兩條線的交點向斜上方以平行于現(xiàn)有斜線的角度向上引線,隨后根據(jù)與左側(cè)縱坐標相交的點讀出所需的距離BM(例如8.5 m)
將濕度傳感器放置在旁通風管上可以更為有效測量平均濕度、相對濕度或者絕對濕度。并且在下列情況下推薦使用:
溫度或者濕度出現(xiàn)分層狀態(tài)。當然,濕度測量所需的合適的距離BM同樣必須保證